一方面,新冠疫情的持续扩散冲击了汽车行业供需两端,尤其是海外疫情导致全球汽车产业链部分环节供应困难;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始终是汽车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可能会对上一代产品产生冲击,进而替代原有的技术路线。
“我们已经见到了汽车市场恢复常态的曙光。”5月6日,冯思翰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在政府、汽车行业和客户的共同努力之下,大众正在离开谷底。他表示,如果保持当前的复苏态势,我们可以谨慎乐观地预估,全年的成绩相比年初的计划将不会有太大落差。“回顾年初至今,这一切简直如同奇迹。”
在他看来,这场危机将促成市场重新洗牌。“即便是在中国这样庞大体量的市场上,100多个汽车品牌同时存在也过于拥挤。”当然,新一轮洗牌将有利于整体市场向更高的技术标准和更优秀的客户服务发展。
“对于早已习惯了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年轻消费者来说,枯燥无味的传统汽车已经让人‘审美疲劳’。只有脱离传统汽车价值观的智能汽车,才能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独立汽车产业评论员夏树分析说,如果说当年自动挡问世带来了新的驾驶乐趣,那么汽车智能化将带来属于智能汽车的胜利。
因此,车市冷暖不仅反映着中国消费者的价值观演变,关乎着企业生死存亡,也是检验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指标。正如冯思翰所说,正在恢复活力的中国市场将与全球汽车市场一起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