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拎马桶” 上海“留改拆”提升百姓获得感(2)
  • 发布时间:2019-07-23 16:55 | 作者:admin | 来源:新华网 | 浏览:1200 次
  •   “有的一栋楼里住了五六户居民,设计方案的改动不是以米,而是掐着厘米来算,哪家都不能吃亏。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既要保留居住功能,又要为每户挤出空间增加独立的厨卫面积,还要顾及居民受益的均衡性,容不得半点闪失。”孟韬表示。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旧区改造方案居民获益均衡,设计方案反复斟酌修改了20余稿。目前试点项目每户平均增加面积3.5平方米,每户都有独立厨卫。在改造过程中,居民在外租房过渡,由政府承担租金,改造完成后居民再“回搬”。“居民不用花一分钱,春阳里所有改造的费用由市区财政共同出资。”

      黄永平透露,以春阳里模式旧改的户数今年有望启动9000户。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上海旧改思路升级

      从“一小区一方案”到“一楼一方案”,上海正按照“留改拆”并举的方针,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多模式并举”,努力走出一条风貌保护、城市更新、旧区改造、大居建设和住房保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的新路。

      据悉,上海旧区和旧住房改造历经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以“大动迁”和“大拆迁”为主,新一轮从“拆改留并举、以拆为主”转到“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上海的特色建筑,例如小里弄、石库门和老弄堂等,传承城市记忆,是上海文化的重要载体,部分建筑已有近百年历史。

      “变以往的‘拆改留’为如今的‘留改拆’,是上海城市建设及更新思路的升级。应留的必须留,作为‘留改拆’工作底线,必须保留保护好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黄永平说,以往上海的旧改模式是“拆改留”、以拆为主,如今,上海正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着手留住城市文脉,将城市风貌、优秀历史建筑等的保护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以留为主,质量为先”。

      上海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十三五”期间,上海旧区改造的目标是完成中心城区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240万平方米。今年上海计划动迁二级以下旧里50万平方米,惠及2.5万户家庭。


  • 相关内容
  • 2016-2020 关于我们 2016 巴渝网 版权所有
  • 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72小时内与巴渝网联系 客服QQ:2697148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