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商业模式的内忧外患
虽然名创优品等10元店用性价比收获了一票消费者的喜爱,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崛起的10元店铺内浓重的山寨风常为人诟病。“山寨商品的聚集地”,一度是消费者众对10元店的第一印象。
“LOGO抄袭优衣库,经营模式抄袭日本大创,陈列抄袭无印良品。”作为10元店的佼佼者,名创优品因其名称、品牌和设计对其它品牌的模仿而饱受质疑。
去年夏天,名创优品一款山谷百合香体喷雾在抖音上走红,成为香水界的平价爆款,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款喷雾的味道与一款奢侈品香水味道高度相似,但售价只有10元。此外,从洗面奶、面膜、喷雾到口红、香水,名创优品的低价美妆产品或多或少都能在资生堂、雅漾、香奈儿、迪奥等国际品牌身上找到相似点。
曾有人通过企查查发现,名创优品经营方广东葆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所涉及法律诉讼87起,其中涉及外观设计专利权和商标专用权纠纷22起,原告包括路易威登马利蒂、屈臣氏、曼秀雷敦、乐扣乐扣等知名企业。
为此,名创优品深陷“抄袭门”。不过,有意思的是,曾经被告抄袭的人,如今也遇到了被模仿的烦恼。优众诚品、熙美诚品、MUMUSO、YOYOSO等后来者竞相模仿,让当下的消费者在分辨10元店产品时着实费力。
追逐网红产品,也造成了不同品牌之间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从货源来看,几乎所有10元店的来源都差不多,比如服装通常是在广东生产的,饰品则大多来自浙江义乌。门槛低、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也导致市场中的10元店良莠不齐。
10元店的道路走得并不10分顺畅,除了抄袭与被抄袭的外部隐患,还有重重内部忧虑。
与一般商圈的产品相比,这些弱化品牌概念的10元杂货店由于产品结构较复杂,难以保证稳定的利润率。比如家居生活类商品覆盖人群广、盈利较稳,但单件利润率低,必须走量;玩具饰品类单件利润更高,销售范围却较窄,且对店铺选址和装修有一定要求。
而在消费端,“杂”已然不能满足需求,一家10元店主打家装用品、家居用品还是小饰品、礼品,消费者也需要一个主题,否则购物时也很“盲目”。
与此同时,用户审美的快速变化也让10元店们感到焦虑:一方面抖音等短视频社交媒体的流行给10元店增加了一个带货的渠道,但这对其供应链的反应速度是一种挑战。
事实上,名创优品的“快时尚”零售灵感来源于日本百元店元老大创,对外宣称只赚8个点的毛利,对于成本控制和供应链要求非常高,一但选址不当,成本升高,亏损是必然的,但目前不少风险都被转嫁到加盟商了。